出水芙蓉網出水芙蓉網

全國政協委員、人民銀行參事魏革軍:創新宏觀審慎政策工具 維護價格和金融穩定

本報記者 彭揚

圍繞創新金融工具、金融助力提振消費、金融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等熱點話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參事魏革軍近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應根據形勢發展需要,創新宏觀審慎政策工具,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維護價格和金融穩定;建議有關部門以金融創新與製度優化為抓手,破解發展瓶頸,助力民營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

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

中國證券報:探索拓展中央銀行宏觀審慎與金融穩定功能,創新金融工具是積極穩妥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一環。立足當下,應重點從哪些方麵著手?

魏革軍:當前,麵對快速發展的金融市場和複雜多變的形勢,人民銀行適時豐富和完善宏觀審慎政策工具箱,有助於維護金融市場穩定,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質效。2024年,基於宏觀審慎管理角度,人民銀行創設了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兩項工具以支持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兩項工具通過提供流動性支持,引導上市公司、主要股東和行業機構回購及增持股票,助力穩定股價,抑製“羊群效應”等順周期行為,增強資本市場的內在穩定性,與宏觀審慎管理目標達成一致,體現了中央銀行維護金融穩定職能的拓展和新的探索。

下一步,有關部門應根據形勢發展需要,繼續探索拓展中央銀行宏觀審慎與金融穩定功能,健全宏觀審慎政策體係,創新宏觀審慎政策工具,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維護價格和金融穩定。

如,資本市場方麵,建議有關部門根據前期兩項工具實踐經驗和業務開展情況,不斷優化相關政策,探索常態化的製度安排,提升工具使用便利性,適時推動工具擴麵增量,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房地產市場方麵,根據市場形勢,通過支持樓市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等,拓展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資金來源,助力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提振消費方麵,探索設立與消費相關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機構發放消費信貸,促進擴大消費,引導投資和消費的動態平衡,形成“政府培育消費,消費激活市場,市場引領企業,企業擴大投資”的良性循環,不斷提高我國經濟體係的韌性。

多舉措擴大國內需求

中國證券報:擴大國內需求是今年經濟工作的一項重點任務。金融助力提振消費、擴大內需應從哪些方麵入手?

魏革軍:提振消費、擴大內需是當前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作為2025年經濟工作重點任務。近年來,人民銀行采取多項措施,持續提升消費金融政策質效。2024年末,不含個人住房貸款的消費性貸款餘額達21.01萬億元,全年增加1.24萬億元。新形勢下,要進一步發揮好金融助力提振消費、擴大內需的作用。

首先是多點發力,打造消費金融服務生態。要引導金融機構適應宏觀調控方式轉變,更大力度支持提振消費,優化信貸結構,結合消費升級需求,積極開展金融產品研發,提供更多個性化、差異化消費信貸產品。其次是找準消費熱點和政策重點,提供創新性金融產品和服務。金融助力提振消費要融入到具體消費場景,緊跟政策導向,增加對熱點重點消費領域的信貸支持,使金融助力提振消費、擴大內需的行動適應於消費市場的新潮流,融入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大格局中。最後是提高金融助力提振消費的普惠性,充分激發消費活力。中低收入群體邊際消費傾向較高,擴消費與惠民生相結合,才能促進消費市場持久繁榮。

中國證券報:圍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監管部門、金融機構應如何更好發力?

魏革軍: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領域情況不同,金融服務方向各有側重,要堅持需求和問題導向,分類施策、係統推進。下一步,重點是要加強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統籌,切實將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落地落細,因地製宜探索有效實施路徑,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水平。

具體而言,可從四方麵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一是完善頂層製度安排,著力抓好各項已出台政策文件的落實工作,細化五大領域專門的金融支持舉措,進一步增強金融支持的力度、可持續性和專業化水平。二是優化工具體係,按照“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的原則,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和宏觀信貸政策的牽引帶動作用,加強與財政政策配合,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資源投入和優化信貸結構。三是提升金融機構服務能力,完善金融機構內部激勵約束機製,豐富金融產品,提升風險評估能力和金融服務技術水平。四是拓寬融資渠道,支持企業通過債券、股權等市場融資,用好銀行間市場、交易所市場各個專項支持工具,不斷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推動私募股權基金支持“硬科技”

中國證券報:在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增強核心競爭力方麵,金融係統和有關部門如何進一步發揮好自身作用?

魏革軍:民營企業在稅收、就業、技術創新等方麵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在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關鍵領域展現出強大創新能力和市場活力。建議有關部門以金融創新與製度優化為抓手,破解發展瓶頸,助力民營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

完善普惠金融體係破解“長尾需求”。自上而下規範整合稅務、海關等公共數據,推進常態化數據共享,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差異化施策提供多元融資支持,對小微企業加大首貸、信用貸支持,對中型企業保障公平融資權,對大型企業提供低成本直接融資渠道。

強化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支持符合條件的民企發行科創債、綠色債,推動私募股權基金聚焦支持硬科技領域;構建“耐心資本”體係,通過政策性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早期科創項目,提高投資周期容忍度,避免短期逐利傾向。

推動金融數字化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基於物聯網、區塊鏈技術追蹤產業鏈真實交易數據,開發動態授信模型;針對製造業用電、用水等場景設計專項融資產品,提升資金匹配效率。

此外,優化政策協同與法治保障。加快推動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聚焦解決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權益保護等現實問題,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強化財政金融聯動,通過稅費減免、政府采購傾斜、信貸業務盡職免責等政策降低民企成本。

赞(7)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出水芙蓉網 » 全國政協委員、人民銀行參事魏革軍:創新宏觀審慎政策工具 維護價格和金融穩定

友情链接: